2023年12月,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汤胜蓝教授、吴晨凯助理教授及刘运国教授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发表评论文章《Developing glob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评估了中国全球健康教育的当前状况,探讨了发展全球健康教育项目的创新实践,阐述了全球健康教育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

“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在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发展合作领域都快速加入全球舞台,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汤胜蓝教授表示。在全球健康领域,中国通过派遣医疗团队,在非洲和亚洲多国建设医院,捐赠药品和设备,以及培训卫生专业人员等,搭建国际合作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全球卫生研究和教育项目。
由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在内的十所中国顶尖大学领导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成员单位由最初的10所高校,扩展至31所。联盟高校参考北美大学全球健康联盟的模式,引入全球健康的课程及项目,建立了各具特点的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全球健康教育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目前长期招收全球健康研究生,其中一些项目受到中国教育部的资助,作为在中国学习的海外学生的培训项目。

“昆山杜克大学作为一所中美合办高校,在2014年推出全球健康理学硕士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收全球健康专业的本科生。我们专注于培养学生在全球健康领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例如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前往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学习,以及获得研究基金前往海外开展实地研究,”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硕士专业主任吴晨凯博士介绍到。
评论文章同时也指出,中国的全球健康教育仅有十年的历史,其发展仍需面对许多挑战,包括支持全球健康教育长期发展的资金和资源不足、兼具专业知识和实地经验的教职人员有限,以及课程设置上还应更加快速响应当前最紧迫的全球卫生挑战——如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微生物药物耐药等。
文章作者之一,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刘运国教授强调,虽然中国的全球健康教育面临挑战,当前仍是全球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他指出:“利用不断提升的学术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和组织建立广泛合作。此外,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提升全球健康教育和研究,投资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推动创新以及引入私人部门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全球健康实地工作和国际交流,都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高校在全球健康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