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9 日,昆山杜克大学与昆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起的 “赋富联动” 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全称为“社区赋能和环境富集联动的老年脑卒中多病共存患者基层共管之模式与机制研究”,是2024年昆山市卫健委与昆山杜克大学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内的子项目之一。
项目旨在探索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体系的多维健康干预模式,提升基层慢性病尤其是对老年卒中共病人群的综合管理能力,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
昆山市卫健委党组成员、疾控中心主任钱国华代表市卫健委致辞。
他表示,该项目首次将国际前沿的“社区赋能”和“环境富集”理念引入我国社区实践,各社区卫生中心需做到“三个到位”——即认知到位,落实到位和评估到位,真正将科学证据转化为惠及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
参与单位可以此次项目为契机,紧密协作、扎实推进,力争形成可推广、可持续的基层慢病管理 “昆山模式”,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汤胜蓝教授代表昆山杜克大学,在启动会致辞中表示:
“昆山杜克大学将发挥科研优势,坚持高质量研究,加强与昆山市卫生系统和各项目参与单位的沟通协作,并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基层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赋能社区,服务社区,助力健康老龄化。”


“脑卒中是我国第一大致死致残病因,老年人中高发,且常多病共患。前期研究初步证实了‘社区赋能’和‘环境富集’两大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整合两大策略,采用析因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家庭医生团队(及其所管理的患者)为群随机单位开展干预,以此探索多维的基层共病管理新模式。”
——阎丽静,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教授,慢病科研室主任
会上,阎丽静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介绍了 “赋富联动” 项目的背景、目标与意义,阐述了 “赋富联动” 干预框架与实施路径。王冠洲、杨博璐等研究团队成员依次就患者筛选与招募流程、基线调查与体测培训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开展现场讨论和体测演示。 与会人员围绕项目实施细节积极交流,就时间节点、分工安排、 沟通机制等内容进行规划。


项目启动会在昆山市公共卫生中心报告厅举行。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昆山市卫健委、疾控中心,昆山市花桥、江浦、千灯、青阳、亭林、张浦、正仪、周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分管领导、家庭医生和护士代表,共80余人出席本次启动会。会议由昆山市卫健委基层科科长、市社管中心主任薛冬林主持。



文章|孙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