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丽静教授出席第54届ISCEP“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培训营并担任培训导师

2025年7月,由国际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ISCEP)主办的第54届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预防” 培训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慢病科研室主任阎丽静教授是ISCEP理事之一,并全程出席了本次培训营并在培训中担任导师。

这一为期10天的培训营自196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有54年的历史,其初衷是建立临床心脏病学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之间的跨学科桥梁,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挑战,培养年轻一代既懂临床也懂公共卫生的实践者与科研者。培训内容涵盖基本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生物统计学等,并使用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的实例开展教学。

迄今为止,培训营已在40多个国家举办,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1800 多名医生和科学家参与并成功完成该培训,促进了心脏病专家、其他临床科学家和心血管流行病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

阎丽静教授(右二)与其他导师合影

“培训营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享誉盛名,我导师的导师被誉为‘预防心脏病学之父’Dr. Jeremiah Stamler是首届培训营的发起人之一。我曾推荐多位中国学者参加往年的培训,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本次培训八位导师之一,并将心血管领域开展高质量科研的方法教授给年轻一代的医生和学者们。”阎丽静教授表示。

50多年来,培训营将一代又一代心血管疾病领域学者的努力传承给年轻人,也逐渐从发达国家的团队向发展中国家团队拓展。 “许多培训营是一次性的短期产出,但ISCEP的培训营更重视的是传承和可持续。今天,很多往期培训营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心脏病学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医生,他们活跃在心血管流行病学领域,有人成为后期培训的导师;它也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大量的国际合作研究,比如INTERSALT(钠、钾和血压国际研究)等。此外,美国也基于ISCEP的培训模式,开设了面向本国参与者的培训,今年已经是第49届,”阎丽静教授介绍到。

“我也希望接下来能够进一步联合我们国内的专家学者,将这套运行成熟的国际化培训落地中国,并进行开拓和创新,为促进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防融合、培训中国未来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人才做一些贡献和努力。”

参会学员与导师合影

今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第54届培训营共有来自全球各地25个国家的36位学员及来自5个国家的8位导师出席。阎丽静教授在本次培训营中讲授横断面研究设计和实施科学方法,并与另一位导师联合作为小组导师指导9名学员完成小组演练、文章讨论和研究课题设计。

关于国际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ISCEP) 国际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成立于 1966 年,其使命是提高流行病学与预防研究的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多支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防治心血管疾病。 成立 50 多年来,ISCEP 始终站在抗击心血管疾病的最前沿。它每年举办为期十天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预防培训营,为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近 2000 名学员提供心血管流行病学和预防方面的入门和高级培训。参与培训的医生和科学家中许多人已成为该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并在过去几十年中领导了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预防领域的一些最重要的研究和预防工作。 了解更多,请前往ISCEP的官网:https://iscep.info/


撰稿丨潘张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