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副教授龙倩在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主办的题为“结合按人头付费和按绩效支付的模式是否可改善慢病服务质量?”(Blending Capitation with Performance-Based Payment: Does i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ronic Care?)的网络研讨会上分享了中国的研究发现。
龙倩副教授团队于2022年参与了一项多国合作研究,并于2023年10月发表了中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府购买机制对慢性病服务质量影响的研究报告。中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旨在通过政府购买、结合按人头和按绩效支付的模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
尽管该项目提高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管理的覆盖率,但按绩效支付部分仅占项目总经费的一极小部分,并未起到激励以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的作用。同时,由于资金有限和地方管理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真正实施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导致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主要依据服务量而非服务质量来决定。低薪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又进一步导致了基层合格医务人员的短缺和留用困难。
龙倩副教授在汇报中强调:“绩效评估应考虑到地方能力的差异,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健康公平性。”应对这些系统性障碍至关重要,需落实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短期和长期更好的人口健康结局。
此次网络研讨会由世卫卫生发展中心和卫生筹资与经济部门主办,基于世卫卫生发展中心(日本神户)(WHO Kobe Centre – WKC)、世卫卫生筹资与经济部门(WHO HF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合作研究成果,探讨并分享各国结合按人头支付和按绩效支付的举措与经验。
作者: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