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硕士项目(MSc-GH Program)2023届校友杨博璐和锁悦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上发布了两篇公共卫生相关的政策简报,分别聚焦中国的无烟立法和含糖饮料议题,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022年,杨博璐和锁悦在全球健康理学硕士项目在读期间,入选了WHO一项青年研究者计划。该计划旨在赋能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青年研究人员在非传染性疾病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助力解决地区性公共健康问题。超过100位来自全球的青年研究者申请了该计划,最终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8位年轻人成功入选。
杨博璐撰写的《中国无烟立法与执法:不均衡的进展》(Smoke-Free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in China: Recognizing Uneven Progress)政策简报聚焦于中国各地推行无烟政策的现状与挑战,详细分析了立法和执法中的地区差异。简报指出,尽管中国于2003年批准了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全国范围的控烟政策实施进展缓慢,各城市的执行力度不一。作者呼吁建立统一的国家框架,保护公众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同时强调政府、公众教育和社会动员的重要性。
“在进行关于中国大陆地区控烟执法的研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在重庆和上海进行实地调研时,切身感受到地方政府和执法人员在推动控烟政策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这让我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也深刻认识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这段经历成为我科研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启蒙。同时,我衷心感谢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项目的老师们,他们在提案撰写和申请过程中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 杨博璐
锁悦撰写的《为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制定含糖饮料政策》(Developing Policy o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政策简报关注了儿童及青少年摄入含糖饮料的健康风险,以及与之相关的肥胖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上升趋势。简报提出,含糖饮料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呼吁通过政府政策、行业标准以及公众教育,推动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倡导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我特别喜欢研究吃的和喝的,爱尝试各种新饮料新口味的食物。作为曾经在食品企业实习的饮料爱好者,我也更能理解政策改变带来的多重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也许是个两难选择,比如高糖配方会带来企业产品出口的税务压力,但改变配方消费者不会买账;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一些食物标签或者标识的改变,也许能够润物细无声,逐渐调整消费者的行为的偏好。这是政策助推的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和你说NO。”
—— 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