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研 | 程诗云:有温度的全球健康创新筹资

程诗云(左一)和导师赵金扣博士(左二)在全球基金

2024年暑假,由导师赵金扣博士的推荐,受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董承非先生的国际组织实习奖学金的慷慨支持,我怀揣着对全球健康的热忱,踏上了前往瑞士日内瓦的旅程,开始了在全球基金(The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的实地调研和实习生活。

全球健康的钱袋子:创新筹资

“全球基金”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一个政府与民间合作创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基金在机构及个人捐款的支持下,在全世界积极开展抗击最恶性疾病的工作,其足迹目前已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习期间,我担任数据分析助理一职,并围绕“创新筹资如何在全球健康卫生项目中应用及其挑战”这一课题开展调研。不同于传统的双边关系援助,创新筹资融合了政府援助、私营企业资助和慈善组织资金等多元的资金来源,形成更加灵活的模式,为大流行背景下的卫生筹资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我的研究包含了以下的创新筹资模式,预先市场承诺、混合筹资、疫苗债券、债务换健康、以及微税收。这些机制作为传统发展援助的补充,其效果因国家的财政能力、政策稳定性及合作意愿而异。我的研究需要探究这些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包括风险管理、制度监管、以及多方协调等,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金融工具的人道主义温度

通过对全球基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国际药品采购组织(Unitaid)以及世界银行的专家和职员的采访,再对访谈内容抽丝剥茧,进行数据分析,我对“创新筹资”(Innovative Financing)概念的理解也逐渐清晰。

一位受访者说:“创新筹资不是magic money(魔法资金),而是通过一些方法,让我们提前拿到明天的钱”,这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了解了创新筹资的核心所在。当另一位受访者解释“债务转换医疗”时说,给难民提供医疗服务是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转换为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支持的资助,我因此感受到金融工具背后的人道主义的温度。

程诗云与导师赵金扣博士  

通过与各个国际组织的职员的接触,我也了解到各组织在创新融资中如何各司其职。全球基金(Global Fund)更偏向资助型角色,强调透明度和结果导向,是“拨钱的”但不涉及具体健康事务;Gavi 更擅长运用市场机制,项目设计和融资手法更灵活;Unitaid 聚焦创新产品和机制试点,不追求大规模覆盖,而是“找突破口”;世界银行从宏观结构角度切入,与国家财政部对接,强调国家层面的融资框架。

他们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中各有侧重、互相补位,有时“协调成本”本身也是一项挑战,需要“政治意愿”和“技术支撑”两者兼顾。

与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相遇

日内瓦是一座非常宁静、悠闲的小城,也是我实习期间放松疲惫的心灵港湾。周末,我最喜欢在日内瓦湖畔漫步,体会亨利·詹姆斯笔下“出奇的蓝色的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看着大喷泉不分昼夜地伫立在湖中央、天鹅优雅地理毛、游弋,等待着日落降临的壮丽时分。偶尔我也会心血来潮,买一张火车票到附近的小城走一走,在因特拉肯的湖边泛舟,欣赏清澈见底的湖水,品尝当地的奶酪火锅配火腿。

程诗云镜头下的日内瓦合集

我的室友是一名艺术系的留学生,我也因此有机会参与他们学校举办的湖边展览,支持摄影工作,体验世界上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做的不同的工作。在日内瓦,我也结交了许多同龄有不同工作和专业的人,聆听他们的故事、对未来的规划,以及他们为何来到这里。一名在联合国语言中心实习的女生与我年龄相仿,与她的交谈中我感受到她对未来的明确规划与目标,并因此思索自己的职业归属与发展方向。

回顾来时路,日内瓦的这两个多月,我的满满收获不止于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是对自己跨部门、多方沟通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我从中也建立起“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不管是健康、教育还是气候融资,真正的创新不是机制本身,而是对问题的精准理解和因地制宜的解决。

——————-

寄语:对学弟学妹们说

提早规划,学以致用。在入学前就开始思考研究生两年希望做怎样的项目,打算去哪些地方探索自己的科研兴趣。开学后积极与教授沟通,尽快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项目,并在选课时做好规划。例如,在第一学期,我就确定要参与赵金扣老师指导的“创新筹资”课题,开展定性研究。基于此,我选修了Marius Wamsiedel教授的“定性分析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与我的研究高度契合,使我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研究项目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做中学”的方法。

感受不同文化,与不同人相遇。如有机会能够到海外开展实地调研或实习,不妨在闲暇之余多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结交新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职业规划,这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也能促使我们更客观地审视内心诉求,探寻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撰稿|程诗云 钱吴越 潘张旸